一、工作背景
近年来,常山县坚持民生至上理念,全力推进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聚焦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问题,不断构建完善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以数字化理念、方法、手段导入现代社区养老模式,开发“常山孝眼”数字化应用场景,推进“智慧”居家数字化养老,实现老年人24小时健康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响应。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困有所帮,极大提升了该类群体的幸福感。“常山孝眼”数字化养老服务应用入选全省数字化改革多跨场景重大应用“一本账”,受到王文序副省长批示肯定。
二、主要做法
1.机制重塑,协同“一盘棋”。激活多元力量,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家庭及公众参与的数字化居家养老协同机制。围绕吃、住、医、用、娱五项基本生活需求,协同民政、卫健等25家单位,建立满意率、幸福指数提升率等16项指标,并贯通到浙里养、浙政钉等省级平台以及常山“U点通”“常山孝眼”县级平台,直达老人数字化应用终端,为“线上+线下”幸福养老奠定基础。
2.场景重建,服务“一张网”。基于“常山孝眼”应用,开展数字化居家养老“一刷就灵,吃得舒心”“一呼就到,住得安心”“一连就通,医得省心”“一点就有,用得称心”“一说就应,活得开心”五项贴心服务。同时,不断丰富服务项目,涵盖老人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增强服务力量,形成政府单位+企业+社区+家庭+志愿者的多元架构;做优服务保障,整合各部门监管服务力量。
3.精密智控,监管“一条线”。通过“常山孝眼”平台,民政、卫健等单位实时监测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及老人家庭情况,实时化解突发问题,解决系统治理合力不够、部门监管政出多门、居家老人信息缺失、痴呆老人走失风险等问题,确保行政能力递增、服务人群智管、痴呆老人智守、服务项目专业,为数字化养老提供“常山方案”。
三、取得成效
1.实现了监管闭环。创建“常山孝眼”系统,为22个养老机构配备监控终端300余个,收录数据10万余条,实现养老机构动态管理“一网清”。如通过该平台,实现“老人点单到内容评价”的智慧闭环,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精准、快捷、暖心,累计服务老人8000余人次。
2.推进了就近养老。“常山孝眼”应用已在芳村镇等6个点位常态运行,累计服务群众1200余人次,极大地满足了老年群体个性化需求,群众满意度高达100%。
3.培育了专业人才。邀请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导师、消防部门等专业人员授课,采用集中面授、实操训练、理论教学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形式,已开展线下线上课程4次,共计培训持证养老护理员95名。
常山孝眼 驾驶舱
向老年人配发防走失终端
在线云诊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最新要闻
ZUIXIN
YA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