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药两化”是列入全省重大改革(重大应用)“一本帐S2”“浙农牧”重大应用的重要内容,由镇海区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试点建设。该应用以“肥药两制”改革为契机,以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为切入点,迭代和集成一套“饲药销售-购买-使用-检测”全流程、跨场景、闭环一件事应用场景。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有效提升兽用抗菌药及饲料治理科学化、精准化、协同化水平。应用于2022年7月上线,推动兽用抗菌药使用量同比下降10%以上,减量速度较之前提升30%,确保镇海区全年畜产品安全检测合格率100%。
一、需求分析
抗生素、重金属等兽药饲料残留超标问题仍是当前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堵点痛点。一是农户文化素质低与追溯要求高之间的矛盾。兽药饲料使用等养殖操作的记录是农产品安全追溯源头控制的核心环节。而绝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低、普遍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做到精细化追溯登记。二是农户意识薄弱与监管过程缺失之间的矛盾。农户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农户对抗生素残留危害不清楚。近年来,宁波市已有数起农户因无意识在休药期违规使用兽药,导致抗生素残留超标而入刑的案例。而监管过程控制缺失,引发农户对抗和抵触情绪,甚至将抗生素使用“转入地下”,执法检查过程中常有发现兽药仓库无兽药储备。三是兽药饲料使用链条长与追溯网络不健全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兽药饲料追溯包括生产-销售--购买-使用-检测等多个环节,追溯线条长,且抗生素种类繁多(达数千种),规格和来源不一,导致兽药饲料追溯过程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委托第三方抽检兽药残留是现有追溯监管的主要途径。尽管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大抽检频次,协同公安部门强化对兽药饲料残留超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但检测机构出具检测结果一般要滞后15天以上,执法过程中完善证据链周期较长,监管效率较低。
二、场景建设
该应用联通国家兽药追溯系统、浙江省数字畜牧应用系统和宁波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在前端饲药使用管理的基础上,拓展至指标监测、成效分析等环节,打造以“饲药销售-购买-使用-检测”饲药全程追溯为主线的“饲药两化”应用场景。主要建设3个子场景。
1.投入品管理。兽药模块,通过兽药包装上的二维码从国家兽药追溯系统获取兽药信息并登记入库,养殖户可选择兽药库存批次,实现自动关联录入兽药使用信息,目前应用场景内试点单位已完成使用登记操作740次,供货药品7388个。饲料模块,打破饲料包装无二维码局限,系统录入饲料使用配方,科学指导养殖户按方施用。目前应用场景内试点单位已完成使用登记操作341次,饲料用量270890kg。休药期管控模块,结合动物用药记录和药物休药期规定,联动省数字畜牧系统养殖和检疫业务模块,报检240批次,检测瘦肉精等917批次,实现报检出栏动物批次的休药期提醒和报检出栏限制功能。
2.抽样检测。开发养殖环节兽药饲料专项抽检、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粪便等排放物抽检等指标监测管理模块,实现养殖场细菌耐药性、兽药残留、用药量、饲料和粪肥中氮、铜、锌等指标监测的数字化管理,已发布检测报告46份。
3.分析评估。执行情况评估模块,结合养殖场兽药使用和畜禽饲养记录,实现养殖场兽药减量、饲药量化数据实时分析、监测和评估功能。综合成效模块,利用抽样检测中的监测指标数据,对试点养殖场“两化工作”开展以来的用药量、细菌耐药性、兽药残留以及排放物中氮、铜、锌等指标进行时序跟踪和前后对比,实现“两化”成效点上和面上的数据分析评估,目前4家省级兽药减量化示范场评估结果全部合格。
三、改革突破
1.以效能提升为导向,帮助农户摆脱“一支笔”困扰。以“便”为目标,通过关联国家兽药追溯系统信息,设计不同规格兽药二维码自动转换,实现兽药使用数量实时汇总和自动核销,形成兽药采购养殖数字化档案。普通农民通过简单培训后,利用二维码“扫一扫”,即可完成兽药和饲料来源、名称、数量、规格、批号、使用时间等信息登记,实现数字化场景自动完成用药登记过程。普通农民每天节省半小时,为农民“减负”。
2.以数据贯通为导向,实现部门监管“一条线”服务。以“控”为目标,贯通集成省系统畜禽饲养数据、饲料兽药采购和使用数据,通过“饲药采购-饲药使用-指标监测-废弃物回收-成效分析-两化工作一张图”的全过程流通路径,实现饲药全生命周期管控,着力规范兽药饲料使用行为,实现养殖场两化工作的执行情况数据分析评估。截止目前,入库数量6643包,使用数量1337包,完成47笔农资销售,回收废弃物51批次,回收不合格兽药159包,用药量已分别控制在猪肉150克/吨、鸡肉100克/吨、鸡蛋100克/吨以下,通过实时掌握畜禽养殖场阶段饲养量及投入品使用底数,对流入本地区域的兽药和饲料情况形成精确有效管控,确保畜产品安全检测合格率达100%。
3.以安全生产为导向,编制安全生产“一张网”追溯。以“全”为目标,贯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数据反馈等场景,编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全面打造农产品安全堡垒。一是打通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各级管理部门对养殖场兽药和其它违禁药物等抽检结果实现共享。二是结合动物用药记录和药物休药期规定,联动省数字畜牧系统养殖和检疫业务模块,报检出栏动物,以检促防,做到休药期警示和报检出栏限制功能。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从目前试运行来看,因镇海区畜牧产业体量小,没有相匹配的兽药生产单位和经营单位等产业链,现有“饲药两化”应用场景在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生产环节上还不够完善。下一步,一是在镇海试点基础上,加大推广范围,继续推动“宠乐宝”迭代升级,完善细化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发挥反向监督作用,用数字化手段实现过程控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全力推进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二是养殖档案作为畜牧业安全、高效生产基础,按照《畜牧法》要求,出台投入品登记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投入品登记、管理、抽检等制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最新要闻
ZUIXIN
YA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