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丨常山县探索“无限爱”应用 全面守护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2023-03-20 16:11:56 来源:省委网信办(省网信办)   

一、工作背景

常山县有留守儿童3900多人,占全县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16.5%,个别学校占比达50%以上,是目前该县数量较多和问题高发的特殊人群。此前,因职能不同、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数据不通等原因,关爱工作出现盲点且碎片化,家长和儿童获得感不高。近年来,常山县聚焦留守儿童有效监护、安全防范、父母亲情、家庭教育、沟通交流等方面缺失问题,围绕盯牢一条上学路、把好一日饮食关、织全一张陪伴网、传好一份身心档、画细一张个人像等五个“一件事”,建设“无限爱”应用,在出行、饮食、陪伴、身心健康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呵护。

二、主要做法

1.“一条龙”服务,关爱全方位。线下制定形成6项留守儿童专项保护政策体系,切实保障保障留守儿童权益。线上通过手机端,建设安心行、舒心吃、全面陪、健康护、精准评五个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家长实时推送各类信息信息,及时掌握孩子健康数据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动态,通过全方位信息数据化管理,形成了全县留守儿童个人数字成长档案。

2.“一个码”监护,信息全知晓。自动生成儿童专属动态二维码,志愿者、村(社)儿童主任通过扫描专属二维码查看儿童关爱信息,获取儿童关爱需求开展有针对的个性帮扶。在探访过程中主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推送异常信息,实现呵护一码感知,码上关爱。

3.“一对一”机制,呵护全精准。由公安、教育、妇联等部门提供遭遇性侵、猥亵、家暴或有自杀、自残倾向等情况的儿童信息,加持重点标签。由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统一管理,制定“一对一”关爱服务保护计划,做到每日一守望,每周一探访,每月一汇报,保护生命安全,保障身心健康。通过“村社网格”力量,实现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精准吹哨。

三、工作成效

1.形成留守儿童数字化成果。“无限爱”应用被列入全省优秀应用,并参加全省数字化改革成果展。该县的做法被省委改革办、省委社建委和省教育厅等单位多次通报表扬,并纳入省教育厅数字化改革优秀案例。

2.构建留守儿童守护网格。投入1000万余元,打造14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68个儿童之家,配备22名乡镇儿童督导员以及192名儿童主任。增设儿童服务专项社会公益组织3个,参与社会志愿者达169人,对408名留守儿童开展探访关爱、暖心服务共2856人次。

3.创新留守儿童关爱模式。组建3000余人的“爱心妈妈”志愿队开展精准服务,邀请阳光、春泥和浙江致朴等公益组织为留守儿童开展课外伴学、爱心厨房、亲情家书等关爱活动2000余次。开通智慧校车服务,乘车留守儿童多达3200名,推送上下车信息百万条。

图片1.jpg

“无限爱”留守儿童  “全面陪”子场景

图片2.jpg

蓝天救援队为留守儿童传授溺水救援知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要闻

ZUIXIN
YA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