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区创新开展“天目云农”
数字乡村建设 助力共同富裕
 
2023-11-20 14:49:34 来源:省委网信办(省网信办)   

杭州市临安区以数字乡村全国试点建设为契机,集成创新开展“天目云农”数字乡村建设,构建数字乡村一张网,实现山核桃和雷笋等主导产业数字化,大力推动乡村数字治理和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注入新活力。

一、聚力系统集成,全面构建“天目云农”数字乡村一张网

一是搭建公共支撑平台。创新构建“135N”数字乡村建设体系,即搭建数字乡村一张网;聚焦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服务三大重点;创建青山湖“数字治理”、太湖源“产业融合”等5大创新示范区;集成N个特色应用,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着力构建数字乡村应用的系统基础。二是做实数字信息底座。全力建设通信基站、5G基站,实现光纤入户全覆盖、村级应急发布信息通达率全覆盖。构建“天目云农”数据仓,归集全域涉农数据,实现农业农村数据与国土、住建、公安等部门的数据跨通,推动数据与省、市、区、镇、村、农户主体六级贯通。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提升产业整体态势感知和灾害预警水平。三是做强农户服务前端。把为农民服务的各环节、需求进行汇聚集成,通过浙里办“临农一件事”,提供“我要种苗”“我要检测”等18项服务,形成为农服务集成机制。

二、聚力产业兴旺,全面推动农业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做大两棵“摇钱树”。立足山核桃、竹笋两大主导产业,开发产业大脑,谋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山核桃产业大脑紧紧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问题,实现科学生产、标准加工、精准营销、全程监管与服务的数字化。天目雷笋产业大脑以绿色农产品全链条管理和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管理为重点,实现竹笋生产温、光、气、土、肥、药可视化和联动控制。二是做强两大“新业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扶持直播带货,培育电商镇、村,推动电商服务站行政村全覆盖,基于阿里、抖音等平台数据,形成电商大数据报告,为电商直播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借助“两进两回”将22个村集体与14家村落景区运营商签约结对,促进美丽经济转化农民收入,使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5:1。三是做优农业“新服务”。建立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构建1个综合型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3个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23个农事服务站点合理布局,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赋能产业发展,带动小农户接轨大农业。做实乡村金融服务,通过对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数字监管生成动态信用评价分,创新“强村贷”“天目云贷”等金融产品,累计授信超4亿元,实际发放超2亿元。

三、聚力数字惠民,全面建设乡村治理服务新体系

一是统管视觉中枢。推进全区公共视频监控统一整体规划、统一建设运维、统一平台共享、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监督管理。现已汇聚接入视频10万余路,开发上线AI分析算法43种,基本实现全区公共管理区域视频资源大联网、大共享,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显著提升。二是紧盯服务堵点。建立省内首个“共享法庭”,打造基层治理一站式服务最小单元。通过“一屏一线一终端”集成浙江解纷码、移动微法院、庭审直播系统等模块,将指导调解、多元解纷、线上诉讼、等司法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全区万人成讼率连续三年下降。三是聚焦群众需求。从农民建房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入手,创新打造“农房浙建事”,贯通从申请、审批、监管、办证到房屋注销的闭环,实现办理建房申请“零填报”,审批、办证“零材料”,信息服务“零距离”,已线上服务建房农户6000余户。聚焦山区群众看病难问题,打造行走乡间的“智慧流动医院”、足不出户的电视问诊、两慢病的“数字家医”、重塑新型“赤脚医生”,推动山区乡村医疗优质共享改革,构建了全闭环便利化基层医疗服务新模式,目前已服务群众20余万人次,有效破解山乡群众就医难问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要闻

ZUIXIN
YA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