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直播发展迅猛,我要修炼好专业内功,争取在电商直播领域有所作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周晗说道。5月8日,她通过理论答辩和直播实操考核,顺利拿到了义乌市人社局颁发的“电商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周晗也是第一批参加电商直播专项职业技能考证的19名学员之一,这份证书给了她莫大的鼓励。
据悉,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积极试水电商直播,通过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电商直播能力,为电商直播的发展贡献高职智慧。“电商直播人才需求旺盛,电商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相关信息发布后,很多企业都致电学校,点名要招聘电商直播人才。”该校招生就业处负责人介绍到,在就业难形势下,电商直播方向的毕业生早已预定一空。
首发定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今年5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受浙江省人社厅委托,顺利开发完成了全国首个电商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标准与题库,通过考核者可获人社部门颁发的“电商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标志着将“带货网红”这一与5G新时代接轨、助推中国商业发展变革的新职业实现了官方认证。“直播电商发展很快,我会考虑将电商主播作为自己的正式职业。”周晗告诉记者,随着直播电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相信官方颁发的职业能力认定证书会给就业带来很大帮助。
早在2017年,该校就在电子商务、模特与礼仪、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开设直播课,2018年正式列入教学计划,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新媒体方向),开设直播平台的策划与运营、文案写作、视频剪辑、电商变现等相关课程进行直播课程教学,课程围绕电商直播的专业核心能力开展。
从2017年的初体验,到2020年的定标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牢牢抓住电商产业发展新态势,批量培养的电商直播人才成为战“疫”中助力复工复产一抹亮色。目前,在校从事创业的2000余名学生中有近20%从事电商直播创业,其中不乏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的“红色网红”。下一步,该校将面向全校学生和社会,广泛开展电商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和认证工作。
直播开课程,助推专创融合
为提升人才培养成效,该校一些老师自发成立了视频直播专创工作室。“一开始还是蛮有争议的,甚至有人说我是‘不务正业’,在走歪门邪道。”罗永红坦言道。作为专创工作室负责老师,她边学习边实践,经常在直播间里练“泳技”,和学生一起销售农特产品。起步时她也有点心底发怵,但学校给予了充分鼓励与支持。在教学生之前,罗永红总是第一个去尝试,胜不骄败不馁,总结教训,把最好的经验教给学生们,她也被学生们昵称为“红姐”。
电商直播是新生事物,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缺乏可借鉴模式。该校教师一方面积极练就内功,同时还借力外界资源发展电商直播。该校先后与义乌网红直播村北下朱、巨量引擎达成合作协议,成立电商直播实验班,开设《带你玩转新媒体》《“青年创业伙伴圈”技能培训课堂》等课程,共同培养专业的直播人才,在实现学生直播创业的同时带动区域直播经济。
2020年初,为鼓励开展多种形式创业,该校对《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认定办法》进行修订,在原有基础上新增新媒体类创业,鼓励在校生从事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创业,对符合相关要求的学生颁发自主创新创业证书,可替代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并享受优先申请校内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政策。
创业带就业,放大辐射效应
大二学生周利高和何子琰是罗永红“视频直播专创工作室”的成员,他们组成直播团队,一起经营着3家拼多多店铺,主要销售日用品。“为了学以致用,我们开始尝试直播卖货,每天早上9点到12点,2人轮流不间断直播。”据周利高反馈,他们直播时的流量非常可观,转化率达到了5%,2020年年初开始到现在销售业绩已达到200余万元,接下来想把产品设计外观专利产品,建立自己的注册商标。“直播专业人才缺口很大,直播卖货将成为一种趋势,我们选这个专业没错。”周利高说,大学课堂里学到的直播理论知识,对实战很有帮助。
除周利高和何子琰外,该校还有一批学生在从事电商直播创业实践。“疫情期间,我们通过直播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直播销售茶叶的大三学生滕智越说道,在疫情期间通过电商直播销售茶叶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这得益于他在校期间选修过电商直播课程。
此外,该校还与四川阿坝师范学院共建汶川电商学院,通过电商直播帮助当地果农增收致富,在半个月时间里帮助汶川销售滞销的10多万斤水果;指导学生在各类平台进行电商直播,培养阿坝师范学院罗越琳等20余人从电商“小白”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直播“网红”。
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该校还举办“打造‘百名农民主播’,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为来自金华各县(市、区)和四川省南充市、吉林省四平市的农民学员量身定制电商直播培训。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们不仅手把手教学员们如何运用抖音、快手、淘宝直播等平台直播出售农产品的基础性知识,更将自己在创业过程中积累的一些“干货”传授给了学员。“通过培训,手机都成为我们的新农具了。”四川某养殖场场长刘翠萍说道,她坦言道这次培训为其事业发展开启了一扇窗。她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不断钻研相关技术,立志做好“村播”,讲好乡土故事。
该校党委书记李昌祖表示,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后疫情时期,学校将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办学优势,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抢抓危机中机遇,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把握新型电商发展动态,集聚政府、学校、产业、科研机构力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放大以创业带动就业、带动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最新要闻
ZUIXIN
YAOWEN